网站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简介: 本文目录量子坍缩的提出者量子是如何产生的量子之父母子之间会发生量子纠缠吗一、量子坍缩的提出者1、2006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教授AndrewJordan连同加州大学河畔分校的Alexan

人是量子还是粒子(人可以变成量子态吗)

本文目录

  1. 量子坍缩的提出者
  2. 量子是如何产生的
  3. 量子之父
  4. 母子之间会发生量子纠缠吗

一、量子坍缩的提出者

1、2006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教授AndrewJordan连同加州大学河畔分校的AlexanderKorotkov,提出了一种关于量子力学和量子态的理论假说——量子“去坍缩”(quantum-'uncollapse')。而最新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2、根据量子力学理论,量子粒子具有类似波的特性,能够同时存在于多个空间位置。而“经典”世界中的物体尽管由这些粒子组成,但二者在行为方式上存在着强烈反差,这也是现代物理学中一个深奥的问题。

3、许多科学家相信,量子态是无法精确测量的。一旦被测量,量子物体就会发生“坍缩”,从拥有多种可能位置的状态变成类似经典物体的单一位置。对此,Jordan等人提出,应该有可能对量子粒子进行持续的微弱测量,令量子态发生部分坍缩,这时如果进行“去测量”(unmeasure),那么粒子又能回复到坍缩前的初始量子态。这也就是所谓的量子“去坍缩”假说。

4、Jordan的假说实际上意味着,量子世界和经典世界并不像人们长期所想的那样,拥有一道严格而急剧的分界线,而是存在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穿越的“灰 *** 域”(grayarea,即过渡区域)。

5、在最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NadavKatz等人对该假说进行了检验,详细的解释刊登在近期的NatureNews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确可以对量子粒子进行“弱”测量,并触发部分坍缩。Katz表示,随后,“我们消除了施加的破坏”,改变了粒子的特定属性,并再次进行了类似的弱测量。结果发现,粒子回到了初始的量子态,就好像从未被测量过一样。

6、由于理论物理学家从1926年起,就一直相信对量子粒子的测量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坍缩,有一种说法叫:在某种程度上,测量创造了我们理解的真实。不过,Katz说,“新的研究让我们真的不能假定测量创造真实,因为这种测量效果可以抹除并且重新开始。”

二、量子是如何产生的

1、量子是通过特定的物理现象产生的。一个最常见的 *** 是利用双缝干涉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束光通过一个狭缝射向一个屏幕,在屏幕上形成一个亮度分布模式。然而,当加上第二个狭缝时,光经过两个狭缝后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显示出波动性质。

2、不过,当这个实验被重复进行,但只用一束光子时,情况会变得非常奇特。尽管只有一个光子通过,它却在屏幕上呈现出干涉条纹,暗示着光子具有波动-粒子二象性。

3、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粒子(如光子)在微观尺度上表现出波动性质。在量子力学中,波动性决定了粒子的行为,而粒子同样也表现出具有离散能量级的粒子性质。因此,我们将这些具有波动-粒子二象性的粒子称为量子。

4、总而言之,量子是通过物质或能量以波动性质表现出离散能量级的粒子。它的产生通常涉及到一些基本物理过程,如特定的实验条件或粒子的相互作用。

三、量子之父

1、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斯·普朗克。

2、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于德国荷尔施泰因,德国著名物理学家。

3、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为普朗克常数,也是国际单位制千克的标准定义),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这一结果,成为量子论诞生和新物理学革命宣告开始的伟大时刻。

四、母子之间会发生量子纠缠吗

不会发生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紧密的量子关系,它要求两个系统在物理上是相互作用的,而母子之间没有这种物理上的作用关系,因此不会发生量子纠缠。量子纠缠可以用于传送信息、安全通信、量子计算等,但是母子之间没有这种物理上的紧密联系,因此不会发生量子纠缠现象。

网友点评

博博常识网

博博常识网

www.kissing2lips.com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碰到一些五花八门的小困难。不过好久好在有困难就有方法,如果你足够的细心,你会发现这些小困难都有着对应的小方法。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 鲁ICP备202103258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