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民俗常识 >> 正文
简介: 本文目录采信和认定的区别法官不采纳证据违法吗法考民诉三个证明标准被告不承认的证据法官会采纳吗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标准采纳的意思一、采信和认定的区别采信和认定不一样,这二组词语之间的区别在于,采信是落实了

证据不予采纳的理由?证据采纳的标准

本文目录

  1. 采信和认定的区别
  2. 法官不采纳证据违法吗
  3. 法考民诉三个证明标准
  4. 被告不承认的证据法官会采纳吗
  5. 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标准
  6. 采纳的意思

一、采信和认定的区别

采信和认定不一样,这二组词语之间的区别在于,采信是落实了结果,认定是对相关物证进行真伪辩别的过程,最终得出结论。采信法律是专用词语,是对认定后作出的结论予以采纳。采信和认定性质不同,不属于同义词,近义词的范围!

二、法官不采纳证据违法吗

不违法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官会对原告的证据进行取证,如果不符合证据,法官有权不采纳,如果证据确凿,理由充分,法官一定会采纳的。

三、法考民诉三个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的三个证明标准分别是法定证明、自由证明和倒置证明。

1.法定证明: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必须由当事人提供的证明。例如,根据刑法规定,要求提供犯罪事实的证据由公诉机关负责提供,被告人无需提供反证。

2.自由证明:指当事人依据自己的意愿,以证据或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并且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由哪方承担举证责任。在自由证明中,当事人可以选择提供证据,比如提供书面证据、物证、证人证言等。

3.倒置证明:倒置证明又称逆转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举证责任的转移。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举证责任从原则上应由一方承担的,但根据特殊情况的出现,需要对举证责任进行倒置。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举证责任本应由原告承担的,但是当被告提供能够推翻原告主张的证据时,举证责任就会倒置到原告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下的证明标准可能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在法律实践中,律师或法官会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适用的证明标准。

四、被告不承认的证据法官会采纳吗

1、被告不承认的证据法官会采纳的,一般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依据证据认定事实,并根据法律作出判决。

2、如果检察院不认可某个证据,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对该证据的可信度进行评估,但并不意味着法院不能采纳该证据。

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标准

1、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2、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3、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 *** 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5、(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6、(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7、(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8、(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 *** 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

9、人民法院委托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当事人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和理由的,可以认定其证明力。

10、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11、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有异议并提出反驳证据,对方当事人对反驳证据认可的,可以确认反驳证据的证明力。

12、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13、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 *** 人的 *** 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14、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15、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6、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判文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可以不在裁判文书中表述。

六、采纳的意思

《后汉书·郎顗传》:“宜采纳良臣,以助圣化。”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今来不敢以不得对之故,便废此言。惟陛下察臣诚心,少加采纳。”元杨梓《霍光鬼谏》之一折:“采纳贤良,选用忠良。”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记载之著,发始於谣谚……及文教大进,政体日崇,凡兹之类,非官司所采纳,不得列於国史,篇籍於焉散失。”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惟当陈愚,重自披尽,惧以卑贱,未能采纳。”《新唐书·张公谨传》:“数言时政得失,太宗多所采纳。”明唐顺之《周襄敏公传》:“武庙数游幸晏朝,公上疏请复常朝之规,退则躬览章奏,以总权纲,亦颇见采纳。”

1、这项指控没有证据,法庭不予采纳。

2、中国 *** 充分采纳各民主党派的建议。

3、我们学习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纳众长。

4、我采纳了爸爸的建议,制订一个锻炼计划。

5、他力排众议,采纳了张扬的建议。

网友点评

博博常识网

博博常识网

www.kissing2lips.com

日常生活里,经常会碰到一些五花八门的小困难。不过好久好在有困难就有方法,如果你足够的细心,你会发现这些小困难都有着对应的小方法。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 鲁ICP备2021032584号-5